什么是“违禁词”“敏感词”“误伤词”
违禁词”指的是广告法、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宣传用词,比如指向产品的“最高级”“国家级”“最佳”等。“敏感词”则是法律相对禁止使用的词,这些词用在宣传中很容易构成欺诈或者虚假宣传,比如“限时抢购”“今日限购”“抢爆”等。“误伤词”则是有证据证明就能够使用的敏感词,比如有证据证明自身是国内“独家”代理的企业,那可以在广告词中使用“独家”。
为什么我多次检测,每次检测得到的页面数都不一样?
如果是很短时间内多次检测,检测结果差距较小:产生差距的原因在于商法通致力于全站检测无遗漏,但有些网页本身页面内有标签,有时该标签在商法通访问时会形成一个伪网页链接,有时又会隐藏,因此导致很短的时间内重复检测得到的结果有些微不同。 如果相隔时间较长,检测结果差距较大:这时候产生差距,可能是网站本身进行了内容的更新,也可能因为工商局公布了新类型的处罚案例,商法通律师更新了词库导致结果出现不同。
因新广告法被举报,怎么办
(1)立即撤下违法或可能违法的广告页面,如果条件允许的,把发现问题的产品页面前后一个月的产品都撤下。 (2)立即准备一份专业的《陈述书》,为违法之处(虚假宣传之处)进行陈述,同时重点说明一下自家企业广告影响较小等情况。 (3)联系工商,获得投诉/举报者的联系方式。和投诉/举报者协商,给予一定赔偿(一般在1000-1500左右) (4)如果协商成功,投诉者承诺撤回的,签一份《撤销举报承诺书》,然后要求对方撤回。这时候试探一下工商的态度,如果工商就此不管了,写一份《免予处罚申请书》给工商,完事。 (5)如果协商不成功,投诉者不撤的,写一份《减免处罚申请书》给工商。 (6)如果协商成功,投诉者也撤回投诉/举报了,但工商仍然觉得情节严重的,视你违法的严重程度,写《减免处罚申请书》或《免予处罚申请书》给工商。